时间:2022/9/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编者按:年11月以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福建》《习近平在浙江》《习近平在上海》八部采访实录陆续刊发,通过与习近平有过直接接触的同事、干部群众等人的真实讲述,再现了他在地方执政时的工作经历和领导风范,充分展现了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整理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年1月,习近平15岁时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年10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组采访实录共采访了29人,其中既有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采访实录

《习近平在正定》

年3月至年5月,习近平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在正定工作了3年多。他同正定广大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走遍全县每一个村,奋战在改革开放第一线,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政绩斐然,政声卓著。

《习近平在正定》这组采访实录共计22篇,受访者中既有中组部的老同志、当时的正定县委班子成员,也有当年的机关工作人员和采访过他的记者,还有一些普通干部群众。采访实录通过受访者的口述,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在县委书记岗位上的奋斗轨迹,真实展现了一位对党忠诚、善政为民、深入调研、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优秀年轻干部形象。习近平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书写了一部激情洋溢的青春感人诗篇。采访实录

《习近平在厦门》

年6月至年6月,习近平先后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成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重要领导者、开拓者。他领导制定了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探索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改革举措,积极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道路,大力度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厦门3年,习近平一心为民、严于律己,勤于工作、勤于调研,敢于担当、敢于创新,展现出对大势的科学把握和远见卓识。他深有感触地说:“厦门给了我人生许多历练。”

《习近平在厦门》这组采访实录共计13篇,通过习近平当年的同事、接触过的干部群众的真实讲述,再现了他在厦门的工作经历和领导风范,充分展现了他深入把握经济特区发展科学规律的远见卓识、切实解决群众所想所急所盼的为民情怀。采访实录

《习近平在宁德》

年6月至年4月,习近平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那时的宁德,经济总量排全省最末,俗称“闽东老九”,全地区9个县有6个是贫困县,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正是在这样一个“老少边岛穷”的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刚满35岁的习近平以深入调研起步,以建立“四下基层”制度开局,提出“弱鸟先飞”理念,倡导“滴水穿石”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宁德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下决心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

《习近平在宁德》这组采访实录共计19篇,从不同角度回忆了习近平在宁德的工作经历,生动讲述了三进下党、“四下基层”、搞“经济大合唱”、颁布“公务接待12条”、整治干部违规私建住宅等攻坚克难的故事。采访实录

《习近平在福州》

年4月,习近平从闽东的宁德地委书记调任省会城市福州的市委书记,在这里工作了整整六年。他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福州发展作出顶层设计,主持编制被称为“”工程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并坚持不懈抓好实施。他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坚持“以侨引侨、以侨引台”,狠抓招商引资,着力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海上福州”“国际化大都市”,推动福州实现跨越式发展。他保护城市文脉,推动旧城改造,抗击台风洪水,持续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15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