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四本看长安-06-:10:42

长安区文联和长安作家协会联合开展“唐诗里的长安”散文征稿活动,我有心写家乡王莽或韦兆,无奈找不出一首写韦兆或王莽的唐诗。

民间传说王莽撵刘秀,成语“鞭牛三告”牛弘牛僧孺的故事发生在我的家乡,众所周知,唐诗三百首为何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我为此非常苦恼。

每个人都有故乡情结,我在少陵原畔和潏河边的樊川长大,对王莽韦兆再熟悉不过。

我写长安从我的家乡入手,应该是得心应手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可惜唐诗不给我机会,我又如之奈何?

寻找唐人写王莽或韦兆的唐诗无果,我的心情很郁闷。

不能就此耿耿于怀说唐人不爱长安。

长安做为唐王朝的京都,物宝天华,雄关漫道真如铁,万朝来贺,全唐诗为终南神秀留下了多少传世佳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如王维的“太乙近天都”,又如崔护的“桃花依旧笑春风”,脍炙人口,大家都知道写的是太乙街办,杜曲街办。

我又何必鸡肠小肚只局限于生我的王莽韦兆,而不放眼望广阔天地锦绣河山?

唐诗咏长安,长安不仅仅是现在的长安区过去的长安县,长安应该是“长安八景”中的长安,是二十四史的长安,新时代的长安。

这样一想,我的思路顿时豁然开朗海阔天空。

到延川县体验了一把《平凡的世界》孙少平的打工生活,赶八百里路回来参加长安区文联和长安作协组织的“百名文艺志愿者走进五台古镇采风活动”,这一天是年5月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76周年纪念日。

“到人民中去”,长安作协的20余名文艺志愿者参观了石砭峪新村,参观了关中民俗博物院,奋力攀登上了终南神秀五台山。

读过一首唐诗

《望终南山》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老师说这首诗歌中的终南山就是家门口的五台山,《望终南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歌,被选入《全唐诗》的第一卷第20首。

全诗写景,诗歌一开篇便透出一股帝王雄霸之气,收束由景入情,面对如此美好河山,哪里还有人生烦恼忧虑?也不必寻访神仙!

开启贞观之治的一代天骄皇帝的诗歌果然雄才大略心怀天下气象万千。

我上网查资料做过考证:

南五台古称太乙山,是终南山中段的主峰,海拔米,为“终南神秀之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清凉、文珠、现身、灵应、观音五峰,因其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南五台山形峻峭,峰峦重叠,森林茂密,风景极为秀丽,《关中通志》载,“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原山上寺庙数百座,历经战乱,大都荒废,有观音寺,五佛殿,圣寿寺塔等。山中有植物近千种,有“特殊活化石”孓遗植物、观赏珍品七叶树、望春花等,堪称为博大的植物园,活的根雕博物馆。

《陕西通志》、《长安县志》等诸多史料均有记载。

对比我深信不疑。

我对唐诗咏长安的五台山向往已久。

多少回我站在韦兆的少陵原畔望五台,五台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是现实的诗篇,高山仰止,白云悠悠萦绕在我的梦中。

作协的文朋诗友登临五台山,来自西安某合唱团的领唱刘梦园老师高歌一曲《我爱你,中国》,神情的歌声赢得了旅游者热烈的鼓掌。歌声和响声在高山和蓝天之间回荡。我站在主峰望少陵原畔的韦兆,少陵原的麦子就要黄了。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王莽,杜曲,韦曲,西安,天上人间家园田野,远近高低地展现在我的眼前,道路纵横,屋舍俨然,高楼大厦映射在我的胸怀。

人人都有一颗世俗的心,我不是一个走终南捷径的隐者。

在五台山巅,想起来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诗歌,对照欣赏五台山景区:

全诗写景,五台山山在长安城南,首联总写,登山俯瞰渭水,重峦叠嶂,直插云天。颔联写远景,运用了倒装的手法,有设问的语气:那红红的,是从山岭上缓缓升起的太阳,那凝翠谷中的是被树染绿的山间雾岚。颈联写近景,那重重叠叠的松树遮住了阳光,使山间的白昼也仿佛是夜里;那一层层的山崖之间似乎没有分界,成为了一个整体。尾联收束发感慨,这座山就足以使人放下纷繁的思绪,而亲近自然,有了仙气,何必再去苦苦追寻求仙路?

长安自古帝王都,神秀之山是终南。

唐太宗李世民为五台山留下了传世之作《望终南山》是历史的天空,我站在五台山主峰,脚下关中民俗博物院,石砭峪新村,五台古镇清晰可见。

年长安撤县设区,长安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五台乡和石砭峪乡合并为五台街办,环境保护青山绿水,金山银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美丽乡村五台古镇建立起来了,关中民俗博物院建立起来了。尤其是石砭峪人民为了保护大西安水源,舍小家顾大家,响应政府号召,在街办的组织下,集体搬迁,在五台留村西北建设了令人羡慕的美丽家园—石砭峪新村,展现了新长安新农村的新面貌,新气象。

五台街办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是新时代长安的现实诗篇,这是我采风活动的最大感受。

--来自粉粉日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27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