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培元 国务院原参事,长期担任地方党政领导。当代著名作家、文化学者、书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书画院院长。多年来他坚持文学创作书画研习和经济社会综合调研。 主要作品: 1.中短篇小说集有《土炕情话》《青春纪事》《家风》等; 2.长篇小说有《血祭》《乡村第一书记》; 3.报告文学集有《山秀珍》《秦柏风骨》; 4.散文特写集有《地耳集》《生命藤》《毛头柳记》《大庆赋、铁人铭》《人生感悟》《延安记忆》《京密河札记》《义耕堂笔记》《守望大庆》等; 5.诗歌集有《北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 6.长篇传记文学有《群山》《修军评传》,先后获得全国优秀长篇传记奖; 7.多卷体长篇传记文学有《苍生三部曲——群山、长河、浩海》《难忘的历程——习仲勋延安岁月回访》《百年糊涂:郑板桥传》。 其中《群山》《耕耘者——修军评传》分获第一届、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获中华铁人文学奖,作品被翻译为英文、俄文在国外出版;反映当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力作《乡村第一书记》改编成电视剧《花开山乡》已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家风》三部曲汉英对照版将在新西兰向世界发行。 认识忽培元十多年了,但每次见面总感觉又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的他。之前我了解的他:40年来,做官,从基层干部到国务院参事,真抓实干建言献策;为文,从诗歌散文到传记小说,涉猎广泛屡获大奖;写字作画,求新求变厚重拙朴。今天我得知:他的长篇小说《乡村第一书记》被评为精品小说并改编成电视剧《花开山乡》在央视一套热播;他建起窑洞书院,让陕北人民有了看书学习、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他的散文集《守望大庆》真挚讴歌“大庆人”和这片热土;他的《家风》三部曲汉英对照版将在新西兰向世界发行。笔者不由感慨:这么多年,他把优秀变成习惯,不断更新自我;他把勤奋嵌入生命,随时闪耀光芒。 “如今我卸任了国务院参事职务,算是真正从耕耘社会活动和文学创作‘两亩地’转为了全心全意只耕耘文学创作这‘一亩地’了。”忽培元这样描述自己现阶段人生。 他实在是热爱写作,无论在何处、任何职,经年累月、笔耕不辍。如今他惟愿继续做文学路上的追梦人,用他的笔,书写生活的苦乐、记录乡村的变迁、把握时代的脉搏,将他终身为祖国、为人民写作的理想信念植根于大地,辛劳的浇灌,开出鲜艳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与第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合影 与第九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合影 与原陕西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陈忠实合影 愿为“三农”歌一生,是从心底涌现出的山泉 “作家是干什么的?作家就是讲故事的人,但作家更要努力成为一个真实的生活的人。如同山泉是从大山深处流出来的,作家的故事也应当从心灵深处涌流出来,那样才有洗涤灵魂的纯度和感动人心的温度。”这是忽培元对作家的定义。 熟悉忽培元作品的读者都知道,在他所讲的“故事”中,有很大一部分有关乡村。从中短篇小说集《土炕情话》《青春纪事》《家风》,到长篇小说《雪祭》《神湖》《老腔》以及《乡村第一书记》等,都反映了不同年代,乡村发展中遇到的不同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探讨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忽培元而言,为乡村而歌,就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是从心灵深处涌现出的山泉。 高中毕业后的忽培元被分配到延安郊区的川口公社插队落户。在这里,他和乡亲们一起上山下地,一起挥汗如雨,很快就成长为日工分十分的庄稼把式。一年后,19岁的忽培元成了大队支部书记。在此后的五六年时间里,他同川口的乡亲们一起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感受了贫穷饥饿的困扰,也经历过收获与奉献的喜悦。也是从那时起,陕北民歌的真挚、纯美、苍凉,陕北传统农民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也都成为了他敬重与歌咏的最初音符和基调。 从插队知青到大队书记,再从县市公务员到国务院参事,忽培元的视野在不断拓展,思考也在不断深入。但无论走到哪里,走出多远,他心中总是装着家乡。并且随着时间的沉淀与深刻冷静思考后,这些关于乡村的记忆与思考更具备了文学书写的价值,也召唤出他更多创作的灵感。目前,他刚刚完成的长篇小说《同舟》是继《乡村第一书记》后的又一部乡村书写。这部56万字的长篇小说是一部通过讲述一个特殊的民族融合村——同舟的故事,来反映当代陕西秦岭与黄河交汇一带的农村变迁,从而折射出中国当代农村发展的作品。《同舟》又取“同舟共济”之意。“作家与乡村,亦即作家与时代,永远同呼吸、共命运。”忽培元说。 忽培元书画作品 《忽培元书画作品集》封面 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不仅体现在忽培元的文学作品上,还体现在他的绘画作品上,在朴拙中渗透着苍茫之气。黄土山峦、窑洞村落、童子牧牛、山里的五花羊和拦羊老汉都是他绘画作品常见的符号。他曾在文章中写道:“故乡黄河滩涂和陕北的黄土沟壑,是我的生命源头和艺术根脉所在。我就像一只风中不安分的风筝,无论是升降起落,身后总有一条看不见的线,牵扯着难分难舍。一闭上眼睛,就看得见那么一架山或一条河,一座小院儿或是几孔窑洞,记忆深处的童年之梦,故乡与亲朋记忆,这是浸润我们生命的情感源泉,是永远都叫不醒的人生梦境……故乡是我一生都没完没了的思念与牵挂,是随时都想回归其间的精神家园,更是我灵魂的歇息之所,足以让心绪沉静下来的一种抚慰与规劝。” 《乡村第一书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随着党中央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大地上,涌现出一大批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村官和驻村第一书记,他们承担起乡村振兴的重任。他们也会因初下基层感到焦虑、迷茫,也会因遇到困难而想过反悔、退缩,但更多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舍家入村、驾辕拉车,在各种预想不到的困难中艰难跋涉,锻炼成长……“处于这样的新时代,作家很难无动于衷,我强烈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忽培元开始了艰难漫长而充满热情的走访与创作——为第一书记立传。 在陕西、安徽、海南、贵州、甘肃、新疆等地,忽培元入窑洞、下地坑、住帐篷,感受到了农民群众渴望过上好日子的迫切愿望,看到和听到了大量驻村干部和乡村第一书记的亲切英姿和感人事迹,被他们与群众的深厚感情深深打动…… 历时3年,年11月,忽培元的长篇小说《乡村第一书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讲述了乡村第一书记白朗带领干部群众脚踏实地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保卫绿水青山,因地制宜发展新农村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故事。其中,主人公白朗的形象,不仅综合了忽培元的众多采访对象,更有他自己在延安川口插队的经历以及此后参与对口帮扶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的体会…… 在川口公社当支部书记时,忽培元将大队的多口人、多亩地划分成四个作业组,定地块、定劳力、定生产资料、定产量,到年底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奖罚,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很不错,群众也满意。“全村人,把你当成‘党派来的亲人’,你的一举一动,都代表党组织,担子有多重,只有挑担人自己知道。那时白天苦干一天,夜晚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盘算着怎样做一个令群众满意的村干部。”插队和包扶的经历让忽培元对农民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他对农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可以说,《乡村第一书记》素材的积累、构思孕育过程远远超过了3年的创作时间,它是跨越了几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忽培元说。 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