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03:42

首发:4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观点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斌、魏梦佳

视频联合出品: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清华大学

这里曾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美大学校园之一;这里草木葱茏,繁花绽放,是多种植物的栖息地;这里曾是清代皇家园林的旧址,东西合璧的建筑诉说着“融通中外”的沧桑历史……

“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清华两辉映,闲步亦窥临。”漫步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乾隆时期为皇帝御园、泰戈尔访华曾下榻的工字厅,梁启超、朱自清等居住过的古月堂,古典优雅的二校门,荷塘月色下的“水木清华”……一处处古色古香的雅致景观,总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参观。

↑周年校庆之际,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二校门前花团锦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魏梦佳摄

从一所由“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成长为如今面向世界、自信开放的知名高校,清华大学年来跌宕起伏的历史与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始终相伴同行。

这座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中诞生的高等学府,不仅亲历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沉沦与屈辱,也深度参与民族的奋起与复兴,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辉煌,也锻造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格。

↑4月25日,在清华大学马约翰杯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清华大学学生在进行表演。当日,清华大学迎来建校周年纪念日。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4月25日,在古老又年轻的清华园,全校师生、众多校友欢聚一堂,共同为母校岁华诞庆生,回望清华寻求救亡图存之路的时代烙印,感受一代代清华人为民族奋力拼搏的赤诚之心,也展望年轻学子们在祖国新征程上为民族复兴播撒的新的希望。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会俱乐会(年)。清华大学供图

“自强不息”:

熔铸清华的精神底色

春日,清华学堂北侧一座砖结构的简朴建筑前,学子们往来穿梭。这座建于年的建筑,是清华最早的礼堂,名为“同方部”,其意为“志同道合”者相聚之地。

年11月5日,梁启超曾在此以《君子》为题为师生演讲。他借用《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诗句,激励清华师生奋发图强,“为社会之表率”“作中流之砥柱”。

↑清华园内刻有校训的巨石。清华大学供图

从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品质,便被尊为清华校训,铸入校徽。如今,在清华东门的青石、主楼大厅的正壁、清华学堂前的石碑等地,人们都能看到这八个字。

年来,清华校训在不同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然其刚健自强、奋发有为、爱国奉献、心系天下的内核,却始终滋养着一代代清华人,成为镌刻在他们心中的印记,激励他们在中国历史进程的每一刻,以求真务实、行胜于言的态度,用实际行动作出贡献。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受访者供图

“清华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打上‘知耻图强’的特殊烙印。”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说,“自强是清华的精神底色和基因,而发愤图强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祖国尽快强大起来。”

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之后,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赔款,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选派游美学生和筹建游美肄业馆。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士年给美国总统《备忘录》中的一段话反映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实目的:“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

↑庆祝清华大学建校周年大会现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魏梦佳摄

年,游美学务处迁入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游美肄业馆更名为“清华学堂”。当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开学,从此拉开了清华历史的序幕。后来,学校把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校庆日,一直到今天。

最早建于年的古式庭院——工字厅,曲廊勾连,是清华园内一处著名古建筑,今天是学校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年前,这里就是“游美学务处”和清华学堂的行政办公室……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华学堂改为清华学校。年清华开始筹办大学,成立大学部,设立国学研究院。年夏,清华学校由国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由此转变为一所独立的综合大学,开始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崭露头角。

“清华由游美学务处,清华学堂,清华学校,至清华大学,由南迁到复员,经历帝制、军阀、国民党各时期的统治,到今成为人民的清华大学。校史与国运,息息相关。”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清华教授冯友兰曾在《解放期中之清华园》中说。

从风云激荡的五四运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到创造战时高等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大,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一代代清华人前赴后继,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寻求救国图存之路,为保家卫国奉献青春和生命,成为推动民族独立解放的重要力量。

清华校河河畔,有一座“祖国儿女清华英烈”的纪念碑。碑身上镌刻的名字,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65位清华英烈。每年清明节,师生们都会在此祭扫缅怀。

这些名字中,有清华最早一批共产党员之一、被捕后坚贞不屈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的施滉,有在渣滓洞与敌斗争被秘密杀害、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刘国鋕,有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队员、在对日战斗中身负重伤牺牲的共产党人岳岱……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在电影《无问西东》中,飞行员沈光耀冲向敌舰的那一幕,那一句“妈妈,对不起”,曾让无数人落泪。而他的原型,便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毕业生沈崇诲。

“九一八”事变后,沈崇诲报考空军,成为一名飞行教官。年8月,日军在上海强行登陆,他所在的空军第二大队奉命出击,重创敌舰数艘。8月19日,他与战友驾机出击,在无弹可投的情况下,冲向最大敌舰“出云舰”,以身殉国,年仅26岁。如今,他的名字被镌刻在清华英烈碑上,激励着清华人奋勇前行。

与他一样满怀爱国热情的还有清华学生韦杰三。年的“三一八”惨案中,23岁的他在参加游行集会抗议“八国通牒”时,连中四弹、医治无效后牺牲。如今,在清华园中的断石柱纪念碑上,人们还能看到这位年轻学子的遗言:“我心甚安,但中国快强起来啊!”

清华大学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王向田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中,清华的地下党组织和爱国师生发挥了先锋作用,宣传抗日、组织游行,大批骨干人才锻炼成长,许多人后来走向抗日前线,为国捐躯。

日后成为清华大学校长、时年22岁的中文系学生蒋南翔,为此次运动起草了清华大学救国委员会《告全国民众书》,一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吹响了唤起民众争取民族独立的号角。

↑清华园中的闻一多雕像。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魏梦佳摄

在清华大礼堂西侧,闻一多先生的红色石雕傲然矗立。山上有一座古式六角亭,为纪念闻一多,被命名为“闻亭”。学子们经常在此诵读。年考入清华学校、后任教于清华和西南联大的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目睹国内反民主的独裁政治,拍案而起,年在昆明被暗杀。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无畏勇气和爱国精神,至今激励着学子。

↑清华园荷塘边的朱自清雕像。清华大学供图

在清华著名景观“水木清华”,闻一多好友朱自清的雕像也静坐于湖边,山林掩映,湖畔春花绽放。这里原为咸丰皇帝旧居近春园的核心地带,每年都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寻找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胜景。

抗战爆发后,清华中文系教授朱自清随学校南迁,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在艰苦环境中悉心培育人才。他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尽管身患重病,仍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嘱咐家人拒领美援面粉,始终保持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

在清华,还有一座“三院遗址”纪念碑。这里曾是清华最早兴建的建筑物之一的三院,在抗战期间遭敌寇破坏。年,清华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在此诞生,支部成员有3人。

“年到年,清华换了27任党支部书记,斗争形势非常严峻,但我们党组织一直没有断,在革命活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清华共产党人始终站在斗争最前列。”王向田说。

数据显示,到年,学生中党员数量已近10%。20多年间,有多名共产党员在清华园学习和工作过,其中就包括年在清华秘密入党、在地下战线屡建奇功的优秀共产党员熊向晖。年底,教师中的党员比例达50%以上。

↑巨幅长卷《以身许国图》(毕建勋创作于清华大学校庆90周年之际)

“爱国奉献”:

贯穿清华百年岁月

年,北京昌平燕山脚下,一座不起眼的院落悄然建起。为开创新中国的原子能事业,一支平均年龄仅为23岁半、多人的清华师生队伍,怀揣着“核能梦”走进这里,参加屏蔽试验反应堆建设,此后潜心研究数十年。

“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60多年后,这座被称为“号”的小院,成为世界最活跃的核能技术创新基地之一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这里诞生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主设计、自行建造、自行运行的原子反应堆,完成了“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技术研究,为我国“两弹一艇”作出重要贡献。至今,“建堆报国、建堆育人”的“号”故事,仍在清华师生中流传。

爱国奉献,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清华的百年岁月。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师生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取得了众多国内首创、世界先进的科研成果,也培育出一批批“又红又专”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推动国家发展。

清华建筑系在梁思成教授主持下,参与完成新中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为满足国家需要,清华开办农田水利、化学工程、地质采矿、气象观测等专修班,率先创建原子能等新技术专业。

在北京密云区,巍巍燕山怀抱深处,一座浩渺水库,犹如深山明珠,分外清凉。这里是华北地区最大水库、北京最大地表饮用水源地——密云水库。20世纪50年代,清华水利系等多名师生在这里设计完成水库设计,为解决北京饮用水问题付诸智慧和心血。

↑图为吴良镛。

今年3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场学术成就展盛大开展,只为一位99岁的老人——吴良镛。这位被称为“国匠”的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70余年来一直坚守在清华的教育和研究岗位,并致力于城乡人居改善实践。他深度参与北京市规划设计以及京津冀、长三角、三峡库区、南水北调工程等区域规划设计研究,为中国及世界人居环境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竺可桢、茅以升、吴宓、马寅初、钱钟书、曹禺、季羡林、吴晗、钱三强……年来,清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一大批英才也放弃海外优渥条件,来到清华,投入人才培养和祖国建设中。

↑清华大学校史馆展厅(清华供图)。

在新清华学堂的排练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6岁博士生傅宇杰一遍遍地排演邓稼先生前感人至深的话语:“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一定要奔世界先进水平”“要是能干成这件事,我邓稼先这一辈子就会过得很有意义。为了这个事业,我就是死了也值得!”

这部由傅宇杰主演的话剧名为《马兰花开》,由清华师生创作并排演,生动讲述了清华校友邓稼先为祖国核武器事业呕心沥血、忘我奋斗的人生。自年首演以来,已在全国13个省市进行了78场公演,观众超11万人次。

而扮演邓稼先,也让傅宇杰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邓稼先非常纯粹,他的人生选择就是要以所学报效祖国和人民,因此放弃海外安逸的生活,选择28年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攻坚克难。”傅宇杰说,“爱国就是他所代表的清华人的精神,我也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人。”

数据显示,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

我国水利水电事业主要开拓者之一的张光斗院士,在清华执教60年里,为国培养出10多位院士,学生超过人。89岁时,他仍到三峡工地检查工程质量,顺着脚手架爬到55米高程的底孔,检查混凝土表面,为我国的江河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殚精竭虑。

年,张光斗获哈佛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但他却选择回国。“我是中国人,是中国的老百姓养育了我。我不能离开我的祖国,我有责任为祖国的建设效力,为养育我的老百姓服务。”他在婉拒留美邀请时说。

↑图为姚期智。新华社记者王普摄

4年,57岁的姚期智也做出了人生中的重要抉择。他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出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开启全新学术探索。这位图灵奖获得者、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的全职回国,被认为是“填补了国内计算机学科的空白”。

在清华,姚期智下大力气培养本科人才,推动计算机学科发展,创立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清华学堂人工智能班,建设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等,一步步向“培养世界一流计算机人才”的梦想迈进。

“培养中国青年才俊,促进高端科研的开展,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有意义的工作。”在清华的办公室内,已年过七旬的姚期智说,“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清华非常重要的目标。我希望培养的学生能立足中国、领跑世界,尤其要有中国心,能对中国的发展、社会进步产生积极贡献。”

↑毕业生在草坪上抛起学士帽。图片由清华大学提供

“行胜于言”:

青春为国强民富而绽放

在福建福鼎市大嵛山岛东角村,村里废弃已久的鱼露仓库,摇身一变,成了兼具茶饮、阅读、观影等多功能的礼堂。这一切,都源于清华建筑学院师生的“化腐朽为神奇”。入户调研、测量设计、绘制施工图……师生们对村庄闲置房屋进行设计改造,打造服务空间,还帮助村庄制作旅游文创产品,为这个临海山坳里的小渔村带来切实改变。

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过去3年多,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已在河北、山东、云南、福建等15个省市设立25个站点,并带动全国60余所大专院校的余名师生参与到各地乡村振兴工作站的规划建设中。除改善村貌外,清华各院系学生还发起文创设计、产业孵化、垃圾分类、乡村旅游等多个项目,推动农村增收。

清华社科学院的博士生沈圳,年起就参加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公益服务项目,如今已是山东济宁支队队长。尽管自己就是济宁人,但回乡几次都没顾得上回家。

↑清华大学校园。清华大学供图

“我们经常在思考,什么是大舞台、大事业?难道只有大城市才是我们的舞台?我们想要为乡村做些什么,不求惊天动地,只用行动去做。”带着这样的希冀,沈圳带领队员们走进乡村,想方设法帮助村民改善生活和村貌,“为村民修过门、设计过房、看过宅基地,还帮留守老人修理坏了的电视,真切感受到乡土中国的模样。”

“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其内核是家国情怀,体现了清华人的使命担当。”清华团委副书记程正雨说,几年来,学生们踊跃报名走进乡村和基层服务。“我们很多老校友都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贡献,这种家国情怀、集体主义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

在清华,“行胜于言”是师生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百年清华的校风。级学生毕业时向母校献上日晷一尊,在其底座镌刻着“行胜于言”的铭文。20世纪80年代初,清华人率先喊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成为彼时青年精神的象征,也反映了清华人重视实践、埋头苦干、不尚空谈的品质。

秉承优良传统,续写时代篇章。新时代的清华人,牢记服务社会、助力国家发展的使命责任,在科研、扶贫、抗疫等一线接续奋斗,开拓进取。

年以来,清华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南涧县,扎实开展教育、医疗、产业等多个重点扶贫项目,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年底,南涧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32%,提前一年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清华迅速组织18支科研突击队,夜以继日加快研发。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团队的10多名成员,去年以来一直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疫苗研究和抗体研发,两个春节都在实验室度过。他们成功分离出数十株具有强效抗病毒活性的中和抗体,其中2株正在中美两国开展临床研究,将为治疗和预防新冠肺炎提供强有力的医学干预手段。

年,清华牵头承担重点研发项目30项,连续五年居于全国高校首位。“十三五”期间,清华共牵头承担重点研发项目项,涉及42个重点专项。

↑4月25日,在清华大学周年校庆联欢晚会上,上海校友会艺术团表演歌曲联唱《你我皆少年》。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而一批批年轻学子正接过支教的火炬,唱响青春之歌。20多年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已有多名学生志愿到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宁夏等西部省份支教,惠及数万名当地学生。

来自陕西省延川县的清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杨波,怀着对国家资助读书的感恩之心,大一时就开始参与支教活动,希望通过支教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有些许改变。在青海西宁湟中一中支教期间,一周上3个班的化学课、批阅试卷到凌晨、到学生家里家访,都让他觉得充实。为激发学生兴趣,他还开了化学实验直播课,表演“撒盐起焰火”“大象牙膏”“空瓶起白烟”等化学魔术,受到学生热捧。

从感恩到责任,让杨波在基层中成长,并于支教期间选择入党。“清华的校风是行胜于言,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要看你做了多少事。”杨波说,支教经历让他看到偏远地区学生的期待,也更明确了使命责任,“我会继续志愿服务,以踏实的作风为祖国教育事业出力。”

数据显示,年至年,清华共培养了4.4万多名高层次人才,80%以上毕业生赴国家重点单位就业创业。

对于母校,一代代清华人浸润其中,充满眷恋。

对于“清华精神”,年考取清华西洋文学系的国学家、语言学家季羡林曾说:“我的理解就是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生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路。”

曾在清华就读并任教的杨绛先生说,她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她期望学生“永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起于自强不息,止于厚德载物,一生努力实践之”。

曾在清华就读并担任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的朱镕基认为,清华的精神是“追求完美”。因为每个人都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任务,在这里学习就感到自己要追求完美,要做到最好。

作为清华第19任校长,邱勇自年考上清华后再没有离开这座让他眷恋的校园。在他看来,清华有最好的校名、最好的校友,也有最好的校园、最好的校训,给人以“温暖的感觉,以及人生成长的力量”,让学生们能承担更大责任、走得更远。

“一声鹤唳,殷勤唤起,大地清华。”王国维的词句,描述了一个纯洁净明、意境高雅的世界。“清华人心中不止有水木清华,也憧憬着‘大地清华’;清华人不仅植根中国大地,也胸怀世界大地。愿斯园水木永远清华,愿人间大地永远清华!”邱勇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22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