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延川县 >和他在一起
时间:2022/5/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LOVESTORY

和他在一起

01

过继岁月

入目无他人,满眼皆是你

他出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家中孩子较多且家境贫寒,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难以养活这么多孩子,迫于生计只能把他过继给延川县的大伯,这对他幼小的心灵无疑是一种重大的创伤,但是在去大伯家的路上,他和父亲一路靠乞讨度日,这一路的艰辛让他慢慢的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接受了贫困的生活,接受了被过继的事实。就这样他便开始了在大伯家的童年生活,从小渴望学习,但是大伯却不同意,只想把他养大之后靠体力过活,伯母却十分支持他上学,就这样在伯母的支持下他开始在村子的小学里读书学习。

02

求学岁月

如愿以偿的进入小学之后,他又迎来了新的困难,当时条件极其艰苦,他经常因饥饿头晕目眩,课间活动的时候都不敢起身,他就趴在桌子上保留体力,甚至也有时候他感觉自己的头都是一种累赘,感觉整个身体拖不起沉重的头部,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让他决心一定要有尊严的活着,也一定要出人头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如愿考上了延川中学,但是学费却成了他最大的困难,全村人你一个黄面馍馍他一把绿豆,就这样在全村人的伟大的友爱的支持下终于进入中学学习。可是进入中学之后吃饭又成了他最头疼的事,很多时候都是靠着伯母,也就是他的养母,在外要饭攒下来给他送到学校,这样艰苦的生活中,他也知道养父母的生活极度困难,他都想不出养父养母是靠什么生活的,还要给他送食物。就在这样的的环境中,他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心灵和身体的双重折磨。了解到他这段经历的时候,我内心突然变得脆弱起来,虽不能感同身受,但是通过描述,我知道他当时的生活肯定还要比文字描述更加艰难,心里更加难受,可能他也会因为心疼伯父伯母一边哽咽一边吃饭吧,让人心疼的同时也觉着是这段艰难的岁月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3

初恋岁月

他和北京的女知青恋爱了,他还把那个年代及其宝贵的工人指标让给了初恋,但是因为政治运动却让他失去原有的职务,初恋也和他分道扬镳了,一次壮丽的失败,有可能产生一次惊心动魄的辉煌。之后的日子里,他作为民办教师在小学教书,此间他也有了自己的笔名——路遥,发表了一些诗歌,在文学界引起了一阵轰动《延安山花》的发表更让他名声大噪,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也迎来了他的第二段爱情,他和北京女知青林达相爱了,经历种种困难进入延安师范大学深造,八年后他和琳达结婚,并生有一女,取名为路远(取自路遥的路和妻子笔名(程远)中的远)。

04

创作岁月

婚后的日子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文学创作上,先是《人生》后是《平凡的世界》以及后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还有很多短篇小说和诗歌,因为写作积劳成疾在疾病中离开了人世。他的作品和鲁迅的作品有着很大的差别,鲁迅的作品描写黑暗,我们在作品中感受到了一种压抑,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写痛苦而不沮丧,写黑暗而有光芒,写压力而有力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寄托,给人以精神上的力量和光芒,他曾经说到照耀你的世界的应该是你自身的光芒,他也曾说我在劳动人民身上学到了一种精神,不管有无收获或收获大小,从不中断土地上汗流浃背的辛劳,即使后来颗粒无收,也不后悔自己付出的劳动,我相信这样一句名言,人可以亏人,但土地不会亏人。

他还曾说,只有拥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永远不要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像牛一样的劳动,像土地一样的奉献。在这周末午后的阳光中,我们又一次聚集在这里,为的是从这位英雄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元素,以增加自身骨骼的硬度与灵魂的光泽,以及告慰这位如今的长眠者,让我们再次聆听他的声音。

他永远都和我们在一起,来自中国最朴实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他有着最丰富的生命体验,也有着和家人之间最质朴的亲情关系,这是这个时代慢慢被忽略的,一切向着利益出发,亲人之间的感情慢慢变淡,随着亲戚数量的减少,随着家庭之间沟通的淡化,随着大家庭氛围的缺失,我们在时代的洪流下变得些许冷漠,生命的情感体验被名利、被游戏、被电子产品、被网红等时代产物所代替,痛心,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体验却被这些东西填满,家族的责任感,国家的使命感却被视为束之高阁的清高。回归人生最小的单元——家庭,回归生命最初的本质——情感。和他们(作家)在一起感受他们经历过的世界,在当下的世界中回归本心,放下自我,就像路遥说的一样:像牛一样的劳动,像土地一样的奉献。学会奉献便会收获生命情感中的感动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充实。从当下开始,拨通一个尘封在手机通讯录里的电话,发出一条被等候许久的问候……

END

SunnyBY

在爱与被爱中前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255.html

------分隔线----------------------------